close
歲末協會有澎湖古蹟之旅,時公司正在導入新系統,系統不對一直無法上線,凌晨12點開完檢討會後,第二天週六早上五點多我就去機場,飛往澎湖菊島探訪古蹟,澎湖可以來很多次,有地形之旅、賞鳥之旅,玩水之旅,很多種玩法,我是來看古建築老房子,這是我第一次到金馬澎湖的外島。

離開馬公機場後,我們先前往旅遊活動中心看一下簡介,裡面有放置著一艘王船,寫著王船的故事,從展覽的衛星照片上可以看出來,澎湖本島像隻麒麟,西嶼則像是海馬,我找的相關資料「1281年元世祖至正18年設巡檢司,全縣有170多座廟宇,元宵節當晚有漁船燈會,乞龜大會等等」,澎湖我沒來過,只聽見以前的同學,在澎湖當兵時下班去游泳的事,有時也收到同事的澎湖花生及黑糖糕,一路行來感覺空曠風大,建築物都不高,冬日裡有著風吹的清冷。

先去文澳的城隍廟,澎湖的廟宇建築略不同於台灣,至少至少他的天際線,是優美無阻礙的,城隍廟裡面的柱子,造形有點像是絲瓜,是民國三十八年冬月的,是時已到國共戰爭的年代,側面看屋宇山牆的天際線,如同台南武廟,在天空中有個美麗的曲線,而懸魚的部份,是土黃色美麗的雲彩,文石書院及孔廟已整修完畢,尚待驗收色彩還很新,我們進去照相看看而已。澎湖有兩座城隍廟,媽宮城隍廟的石雕較為精美,三川殿有狗形獅座,不似一般的獅形或象形,樑柱感覺較為扁平,且垂花外翻,一進去門口就有一古匾「悔者遲」,這匾的顏色和台南關帝廟的顏色樣式很像,另外有光緒丙戌的「你來了」古匾,和台南城隍廟的「爾來了」,相互輝映,不知年代是誰先誰後,有拜亭及各種古石碑,最早的有到乾隆四十四年,見證澎湖開發的比台灣還要早,另外各種的石柱,列柱成林,各種樣式的柱珠羅列,柱珠有12生肖飾,我還特別照了生肖屬虎的圖案。

來澎湖我最主要想看的,是白沙的「魑魅魍魎碑」,午覺醒來已然到了白沙,第一次在講義上看到這個名字的碑,心裡想著這到底是怎樣的東西呢?「魑魅魍魎碑」是鎮煞用的,石碑一處在赤崁碼頭旁,迎風面小小的山坡下,三塊石碑圍成像個屏風,中間那塊石碑寫「魑魅魍魎祭殺」,左邊石碑寫「南無阿彌陀佛」,右邊寫「姜太公收邪魔」,另一處在白沙後寮的威靈宮門口,是全國最大的一座「魑魅魍魎碑」,四個字都有加雨字頭,此碑立於道光22年壬寅孟春,有很完整的基座,整體看起來年代尺寸雕工俱佳,其實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是「魑魅魍魎」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的對句很吸引我(註一),拿什麼來對「魑魅魍魎」呢?用「琴瑟琵琶」剛好是絕對,「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在金庸武俠小說裡,有黃蓉戲漁樵耕讀的故事讓我記憶至今(註二)。

經過跨海大橋到二崁陳宅,二崁聚落是全國首處聚落保存區(註三),有一些社區營造的影子,路上有一些咾咕石的建築,陳宅是閩南的五進式房子,用玄武岩和咾咕石所建的,陳宅主人因經商漢藥而致富,而後返鄉建宅,前埕是用虎皮斑紋的亂石砌,亂中有序形成龍鬚的樣子,門口是玄武岩,室內則是烏石,石柱二側皆刻有對聯,有伏兔,大門門口有排水漕及靠石,正門上半圓形門楣的時鐘和老鷹圖案,則有點南洋風,據悉設計者是池東村21歲的師父陳媽挺,歷時兩年完工(註四),聚落附近的房舍保持的尚稱完整,有人和澎湖阿嬤聊天,言談中,阿嬤為我們示範如何綁頭巾,花布兩三下就成了一個美麗的圖案,聚落景象原始自然,我們穿門入戶到處拍照,石頭厝有自然美感,用在地的建材所建,沒有其他的人工添加物,就會保持自然的美感。

在二崁陳宅待太久了,漁翁島燈塔就沒時間來不及去了,所以就只有去「西嶼西臺古堡」,進入古堡大門,看到門額,有人就唸作「臺西嶼西」,聽到解說後,連自己都笑的要死,古堡是一級古蹟,傳為李鴻章倡議所建,山字型的通道,大場面的稜堡,是軍事建築的規模,冬日裡行走這個古堡,強風的聲音呼呼作響,力道真的很大,不自覺的把大衣裹的緊緊的,一行人一排的走在城垣上蜿蜒而行,這情景也像是冬日裡的行軍,冬日裡的古堡,與戰爭的肅穆氣氛,更能體會到澎湖當年的戰略位置。

天色已暗,摸黑來到餐廳,晚餐是在有名的清心小吃店,這間小吃店的老闆名為「呂酒瓶」,蔣經國來此視察後,將之改成「呂九屏」,既宏且雅,在那個年代就如國姓一樣的榮耀,澎湖的特產小吃,有岩石間的生蚵,當地的絲瓜,還有紅紅的小魚,這個小魚有個很美麗的名字叫做「紅新娘」,好不好吃沒關係,名字好聽的話,我就吃的很高興,晚上宿寶華飯店,與旅友們閒聊談天,才知道很多流浪教師的故事,夜的澎湖盡在不言中。



很大的風拂在菊之島\很翹的脊飛在天后宮
很大的碑鎮在魑魅魍魎\很高的塔堆在亂石崩雲
吼門海峽海水怒吼\平湖內海卻是無波
天人菊 銀合歡\仙人掌 藥膳蛋

有古城 荒草蔓延荷蘭城
有日艦 硝煙四起松島號
有石碑 寂寞異鄉法軍碑
平緩的馬背 不出簷的屋 風霜
倒垂的垂花 滴落
咾咕石的民居 刻痕
順承門的城牆 厚重
天際線搖曳著古蹟的風
澎湖的冬天 如是觀


(註一): 資料來源:絕聯妙對 天和出版社
明人唐守之,使朝鮮,朝鮮王出句, 唐立對之,「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 魑魅魍魎,四小鬼各具肚腸」,又傳李鴻章使日,亦有類似遭遇,但對句不同,「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寸身俱射 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靠邊,合手擒拿」。
(註二): 金庸小說 射鵰英雄傳 遠流出版社
射鵰英雄傳第三十回 <一燈大師> 黃蓉戲漁樵耕讀,「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註三): 全國首處聚落保存區
(註四): 資料來源:台灣古厝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作者/康諾錫 p.209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