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正紀念堂有長條的水池,增加一點水意---

中正紀念堂的圍牆,最近新聞炒的沸沸揚揚的,印象中藍瓦白牆,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窗戶,拍照片是個很美的地方,在日治時期的老地圖裡,中正紀念堂的舊址,是陸軍步兵第一聯隊與山砲隊之軍事用地,也是台北市中心少見的大片廣場。

高中畢業北上讀書,有住在中正紀念堂附近,黃昏中來到紀念堂,在反攻抗俄的年代,總會覺得肅穆景仰,大一寒假沒地方住,借住學弟的房間,早上起來跑步,持續沒有幾天就懶了,哈哈哈,這裡也是電影「搭錯車」過場時的跳舞場景,背景是夜色中屋宇,蘇芮唱著主題曲「沒有天,沒有地,沒有風也沒有雨」,女主角是劉瑞琪主演的,台北居,常會穿過紀念堂走到台北車站,傍晚時分,音樂放著「歡樂中國節」,響徹整個廣場,然後降完旗,憲兵班長帶隊離開,在野百合事件時,我也拿了一條紅色頭巾,去看學生們的抗議,後來到這裡大部份就是看花燈了,夜色中的中正紀念堂,建築物充滿了美感,多年後有次參加協會的研習活動,繞了台北古城走一圈,中午時間就在這附近休息看鴿子的,鴿子遠颺,也已經遠離日本砲兵營的時代了。

中正紀念堂落成於1980年,建築師是楊卓成,去年底病逝於洛杉磯,中正紀念堂和圓山飯店都是他的大作,聽說原本規劃有一長條水池的,因為要趕在蔣公逝世紀念日落成,所以捨棄規劃長條的水池,是否如此我也不知道,「水能淡性是吾友,竹解虛心是我師」,若是中正紀念堂真有長條的水池,增加一點水意,是否就能充淡一些現在紛爭呢?紀念堂的圍牆如果拆了,是否會少了園林建築的掩映,多了視野,少了隱密,也許也違了當初設計的初衷,不過現在已經是民主時代了,在這個空間中,大家都會接受最後的結果。

對於中正紀念堂本身,部分民眾將之稱為中正廟,他的山門巍峨聳立,藍瓦白柱本身就很搶眼,山門是五間六柱有十一個屋頂,從山門看國家音樂廳和國家劇院的屋頂,可以當作是古建築的入門教材,從頭看起,國家劇院的是廡殿頂,是屋頂最高的等級,而音樂廳的屋頂是大的重簷歇山頂,圓山飯店也是這種情勢,而紀念堂本身的八角頂,是複簷設計的,網站上寫「複」音同「復」,表示著復興中華及光復大陸,我覺得扯的滿遠的,上樓的階梯,對照成蔣中正年齡的89階,見證著一些年代歷史事實,樓梯旁的御路,石頭潔白雕刻成龍,可以慢慢的去體會古建築的內涵,也可以繞行一圈看看中正紀念堂的圍牆窗戶,和林家花園的有什麼不一樣。

現今剛好是四月初,而多年前蔣介石也在這時逝世的,那天鄰居們本來要去看電影的,娛樂活動也因而停演,第二天報紙都變成黑白色的,後來我們這種學生還有參加過奉厝大典,走很遠的路在路邊迎靈,政治人物當中我欣賞的是勤儉樸實的蔣經國,真正的有政治家風範,在風水上有沒有要加長條的水池,也已經是歷史了,而中正紀念堂重要的是見證歷史的意義,就如總督府看過日治的潮流一樣。

中正紀念堂的圍牆不管怎麼樣,歷史的長廊仍舊是存在,中正紀念堂的水池,有沒有都沒關係,「萬里長城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歷史永遠就是歷史。

[後記]山門巍峨聳立,是不是全台最大的山門,來日北上去中正紀念堂量量看。

(註一): 資料來源:晚報
楊卓成,1914年生西南聯大中山大學建築系畢業,代表作包括士林官邸,圓山飯店,國家音樂廳,國家劇院,中正紀念堂,慈湖蔣公陵寢等。
其他作品呈現多元化,如西洋古典式樣的中興新村中興會堂(1959),現代建築風格的台大體育館(1962),以本土洗石子空心磚為材料表達回教意象的清真寺(1960),簡化的西方近代風格的中央銀行(1979,1984)。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