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公,你叫我回來時帶一條魚,我帶回來了,是一條鰹仔魚哪!---

魚路古道,一直有點好奇,想像中的賣魚郎帶著竹籃魚貨,翻山越嶺,經過陽明山的古厝,還有遠望大油坑的硝煙,來到擎天崗嶺頭喦的土地公廟,稍事休息,準備去士林賣給商家,最後故事的結局,會不會如黃春明的小說「魚」那樣精彩,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尋找陽明山的石頭厝,我先去探路作準備而已。

到了劍潭捷運站,今天人超多的,到擎天崗預計要三班車才輪到我,有車來了,是往陽明山的,現在到擎天崗很方便,先上再說,到了山仔后再轉搭,後來有車,不過不到擎天崗,只到冷水坑,只好再走一趟絹絲瀑布,這是魚路古道的南段,我預計從土地公廟城牆開始,往下到上磺溪停車場,然後再回到城牆那邊,至於下去時,是要走日人路還是河南勇路,目前膝蓋沒有那麼好,當然是走日人路迂迴而下,河南勇路垂直而上了。

這裡就是魚路古道的北段,兩條路往下交纏,河南勇路是垂直的石階路,也是傳統的魚路古道,清朝設有駐軍巡曳守磺營,河南來的清兵制服上一個圓圈,上面寫著勇,當然是第一勇啦,哈哈哈,所以就開闢這條直上直下的河南勇路,日人路迂迴輾轉而又平緩舒適,是日據時期明治31年(1901),為了可以拖砲車而開的大路,就像是穿和服溫柔多情的女人,踩著小碎步,採迂迴曲折溫柔體貼慢慢走的路線,日人路又稱砲管路,只是不知道拖砲車,是用人還是用馬來拖,若是用人的話,就變成代馬輸卒手記了。

魚路古道讓我想起黃春明的短篇小說「魚」,是阿蒼阿公還有鰹仔魚的故事,這條路就變成那人那山,那路還有那條魚了,我走日人路往下行,路上都是秋的芒草,這一面都是平緩的下坡,整山的芒草,人從小路蜿蜒而下,和擎天崗不同的景色,前段日人路和河南勇路,有三個交叉,最後到打石場又會合,叉路時看到河南勇的石階路,古樸自然,簡單自然的美感,回來就要走石階路了。這裡可以看到遠處大油坑的硝煙,芒草翻飛,下午的陽光,芒草閃閃發亮,也有抽穗變紫然後變紅,是屬於大自然的美感,聽到水聲,先經過水源地,以前的行旅賣魚郎都會再此稍微休息,往右繞一圈,就到了後來蓋的土地公廟,是用最簡單的紅磚蓋的。

往下切的左邊,來到山豬豐厝地遺址,這裡是陽明山的石頭厝,應該都是用當地的安山石蓋的,看看砌牆的工法,因為是新整修的,石頭的排列沒有一定的規則,所以看不出石厝的原貌,附近環境,很像小粗坑古道的石頭屋,還有門牌號碼,屬於金山鄉三重橋,屋頂現在又已經長了很多的植物,屋衍樑架,只是一般的組合,據說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兩年就要翻一次覆蓋屋頂的茅草,那年我很想請假來參加的,欣賞石頭屋的同時,剛好有陽明山的導覽員帶隊前來,簡單解說,也提到阿扁總統2003年前來,在前面的路摔了一跤,石頭屋的主人,請總統吃了蕃薯簽粥,述說一些生活在這邊的故事。

繞了一圈,日人路和河南勇路,這兩條路又再會合,這裡是憨丙厝地,現在改建為打石場解說站,我在這邊吃完油飯,然後聽著水聲淙淙,睡個午覺,解說站有解說牌,看出打石的作法,旁邊有通往附近的打石場遺址,好像面臨溪谷,可是看不到明顯的路,旁邊憨丙厝地是昔日的店仔,也就是賣東西的地方,看來應該是外號叫做憨丙的人所開的店,網路上說「專賣草鞋、糕餅、飯粥及簡易器具等,服務過往的旅人」,可能就是以前的7-11便利店了。

最後一段就是許顏橋了,許顏橋大大的有名,我起先還以為是許願橋,解說牌寫的是製茶商人許清顏所修的,因為運茶要經過此處,所以才修築此橋,只是為何不教清顏橋呢,橋下水流湍急,我走到橋下照相,看看石橋的工法,過許顏橋後,往下走到三叉路,這裡往八煙還有4.4公里,到上磺溪停車場,剩下1.3公里,中間只有一個景點,就是番坑瀑布,我又沒有開車,而今天的目的地,是走日人路和河南勇路,所以走日人路的下坡,到此為止就好了。

(註一): 代馬輸卒手記 : 作者 : 張拓蕪,爾雅出版社
代馬輸卒手記有「手記」「續記」、「補記」、「餘記」、「外記」五本書

(註二): 黃春明的短篇小說「魚」,「莎喲哪啦‧再見」裡面的一篇文章,
小時候的課文,可以再回味一下。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