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唐朝的風,日式的瓦,台灣的木,構成桃園神社美麗典雅的影子,臺灣唯一沒有被拆除的完整神社,隱藏在虎頭山旁。

不以民族大義視之,桃園神社被形容成一個很好的靜心的空間,自然的安靜,我看過一些週刊的報導,心生響往之,直到91年世界古蹟日,文化局所辦的古蹟導覽才完整的親臨,而後多次探訪,深深喜歡這唐朝的風,日式的瓦,台灣的木。

神社在桃園成功路三段200號,過桃園榮總約半公里處右側山麓,那日中午微雨,老師解說時,雨勢已歇,天氣清明,入口處有一名稱座,方形的身,尖尖的頭,陰刻著桃園縣忠烈祠,桃園兩字原是新竹,被刨除後在再刻上,代表著行政區域的變遷,背後寫著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另有蘆竹庄長官徐崇德的奉獻,於昭和十三年九月,見證著歷史,往上是兩段式的急石段,採用洗石子素簡的石階,讓心境自然的緩緩轉換,有電影蒙太奇的心理效果,據稱南京中山陵入口,有更長的石階,兩階段的石階裏,第一段因道路拓寬而曾經整修,留下新舊的對照,到第二段起始稍停,仰望神社,鳥居椰子樹已見出頭,急石段到底,整個神社建築豁然開朗,此空間轉變是神社建築的初體驗。

從參道往前看,有鳥居,後面的中門及羅列的石燈籠,神社原有的鳥居一座於今桃園巨蛋,另一座位於今桃園高中附近,一段一段的指引而來,現今皆已拆除,石燈籠是日式建築的元素,由小而大如衛兵分列草坪,過鳥居,社務所又稱東沐,最大特色就是入口被稱作的「唐博風」屋頂,有美麗的懸魚裝飾,上面的銅片已成歲月的蒼綠,昔時是辦公及齋戒沐浴的地方,早晨陽光從背後映射過來,光影點點,給小朋友蓋章的印,就放在窗台上,對面是又稱西淨的手水舍,如同日本寺廟裡,供朝拜者洗手漱口的地方,亭子建築採高級的臺灣檜木製作,沒有結疤的上品,側面也有美麗的懸魚,洗手台以表面非常光滑的洗石子作成,頂上燈座是日據的原物,前行有銅馬輕揚,銅馬為日據遺物,中壢高中也有一匹,其腹部有被刮損的日本菊花標誌,累石而上,兩隻石獅子列左右,日本稱高麗犬又稱「唐獅子」,造形反而像閩南獅,仿舊照片而作,也有本土化的意味。

過中門,兩旁木柵圍籬,地勢已漸高,正前拜殿有朱立倫「萬古流芳」的木匾,中門有原木,不擦漆不上彩,類似中國斗拱的結構,一回首,有一古匾「碧血千秋」,斑斕的色彩,依稀是苗族的顏色,從入口到此遠觀拜殿,心已漸沉澱,神社建築在虎頭山下,呈現出美麗的天際線,沒有俗物招惹掛牽,這拜殿雖是日治神社,但有盛唐天下的風格,拜殿前空間較大,襯托出肅穆的空間,陽光照在兩側懸魚,也在交叉的連子窗流下光影橫斜,門前的柱子尾端,用銅質五金包飾收尾,洗石子的柱礎頗有唐風,拜殿裡陽光透過窗櫺進來,裡面匾匾匾都是匾,桃園歷任縣長除了許信良當時應因案被羈外,都有獻匾,可說是欣賞台灣早期匾額的寶地。
神社本殿,是神明的空間,唯有主祭者才能進入,精緻的檜木結構,自然莊嚴肅穆,往神壇而上的階梯,俗稱「半步梯」,小心謹慎中自然心生敬畏,其上用組高欄圍繞,前端收頭用銅質「擬寶珠」,細緻精工,線條優美,此擬寶珠曾被偷過,如今文化局又作仿製品於其上,擬寶珠在台中公園的木橋也有同樣的身影,神殿的屋頂,銅綠斑斕,陽光下最美的懸魚,就在屋頂天空,回首,桃園紅塵在山下。
年前,世界古蹟日的結尾,是采風樂坊國樂團體的表演「上海灘風雲再起」,古蹟國樂,相得益彰,絲竹之聲,盈繞在耳,近日,同人誌及攝影團體,常來此處取景,東方的文化在此呈現,在這唐朝的晚風裡。

後記:
可比較中壢高中,原中壢神社所在地
http://applepig.idv.tw/kuon/special/misc/jinjya/chungli/lichung.htm



唐宮的寫意 日據的遺跡
深邃的懸魚 洗石子鳥居
急升段裡 有蒙太奇的意
石燈籠羅列 古匾輕挹
淺踏又輕蹄 銅馬座騎
屋頂上銅綠 檜木直立
縣長皆獻匾 信良獨遺
唐宮漢木 台灣唯一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三 的頭像
張三

虎茅莊的旅行 Anh Đức Học tiếng Việt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