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災區小學之旅,主要是看旅遊雜誌,「開學了到新小學去旅行!」看看「新校園運動」之後,小學裡不一樣的天空,921後已經4年,災區學校倒塌又再重建,非常的破壞後,才有非常的建設,去年失業期間,走過潭南民和,現今想要完整的走一圈校園重建之旅。

我從台中開往快官高速公路,在南投交流道下,進入工業區過南投高中游泳池,找到往中寮139縣道左轉,找加油站問問,才知道還有分南中寮北中寮,我要去的合興國小在南中寮,中寮街上道路房屋施工中,路上有茶壺茶杯放在椅子上,請人奉茶的,鄉居情懷油然而生,新屋舍整修成統一的圓拱形,一種社區結合觀光的企圖心顯現出來,檳榔樹仍舊是此處的特徵,我忽然想到「國破山河在」這句話來。

中寮地區本來想只參觀合興國小,在139縣道48km處,路上卻出現至誠國小的牌子,於是停車入內參觀,至誠有點日式建築的樣子,主要色系灰白兩色,二樓牆壁有慈濟的圖案,教室設計簡潔有禪風,校園裡忽然安靜下來,學校臨河邊,聽的到溪聲,有蟬聲也有風,教室正面的跨距較大,整個立面的弧形曲線,就較緩和沒壓力,山中歲月理當如此,相較一般慈濟認養的建築,柱子上多了淡綠色的三條線,當然不是「小丸子的三條線」,整個空間就活潑起來,頗適合小朋友,學校和修道院是不一樣的。

合興國小在更山裡面的地方,139縣道過八仙橋,約55km處左轉投26道7km,遠望已看到學校的尖塔,有點歐洲城堡的樣子,沒有圍牆,全木造的房子,雨淋板一片片鋪陳而下,係建築師林傳諒作品,暗褐色的房屋,青綠色的草地及垂柳,半圓形的空間裡是小朋友的遊戲空間,外面養著荷花的高腳花盆,也有一絲馨香,因為是全木建築所以防火就很重要,我在學校繞了一圈,後牆一些拼貼也亂中有序,想像這裡是山中的城堡,據說這是全台唯一全木建築的小學,活活潑潑的讀書生涯,對太制式化的五年級生而言,總是會覺得自己以前是否太乖了。

回到139縣道,過集集到水里,集集的鳳凰花還有在開,再去探訪民和國中、民和國小,從水里走台16線往信義地利,80.5地利??,這裡反而是芒草花,已經白茫茫一片,鳳凰花和芒草花都在今天看到,有點時序錯亂的感覺,又來到民和國中、民和國小,睽違兩年再一次體會,簡單寧靜心地無華,如何的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橘色木門顯示出溫暖的顏色,而走廊的支撐,卻有山西懸空寺木棍的感覺,這裡用碎石鋪路,用枕木鋪成階梯,之前來有學生上課,不敢打擾,離去時,有碰到學生向你說客人好,不知怎樣的感動在這山間。
這裡我最喜歡的是民和國中教室前那兩排樹,落葉滿地,枝葉婆娑,還有像穀倉的教室,第一次來就感到「雁兒在林梢」那種愉快的心情,「雁兒在林梢,天空白雲飄,銜雲銜不住,築巢築不了…」,橘色加灰色的色調,也是我喜歡的原因,這種色調有「千門萬戶、夕陽西下、萬家燈火」的感覺,國小離國中約1公里,在同一條路上,民和國小入門椰子樹矗立,枕木道引領而上,見一大樹,整個小學豁然開朗,一排同樣的校舍,後排多了五六棟屋頂類似穀倉的教室,建築同國中如出一轍,我漫步在小學生的教室之間,有些聖誕節的裝飾燈還在,蹺蹺板上下橫陳,門前枕木道鋪成廣場,想像山區小學過聖誕的情景,民和國小是建築獎的得獎作品,建築師為林洲民,我照張「快樂學習,平安回家」的勒石,然後前往潭南。

順xx路前進,看到信義分局青雲檢查所後500m 左轉,道路正在整修,累石成堆,一路上山往潭南,久違了!潭南!我先參觀前年自力造屋的那三棟房舍,A棟已經立了煙囪,有了香火,我想到電影「齊瓦哥醫生」裡有一個場景,新生活就從炊煙開始,牆壁也裝了窗戶,塗上白石灰,有了人聲,房屋就活過來了,B棟C棟看似蓋好還沒人居住的樣子,潭南社區安靜異常,回到潭南國小,有塊看板寫著布農的家,學校門關著我就沒進去,去年三月我在這裡照了很多相片,在有霧的日子裡。

向埔里出發,途經暨南大學,房屋招租的廣告寫著暨人籬下,埔里的水尾國小在往中台禪寺的路上、永豐路91號附近,投73道3.8km,有雙黃燈附近?,係日本象集團的作品,如同冬山河一樣的味道,有磁磚拼貼及階層式的台階,卻有較多的亭台樓閣,天色已暗,愈漸迷離,有人在此練功。

天已漸暗沉,忽有微雨濕潤,剩下的國小需北上,沿台21線往東勢去,先往天冷,會經過國姓名間?等等,到底再轉台8線往東勢,天冷這個地名滿有意思的,跟著南投客運開,山區有一點下雨,忽然看見一橋,竟是72水災所沖毀的國姓鄉糯米橋,意外發現的景點,心裡不覺的高興起來,糯米橋的橋面已被洪水沖失,橋墩的拱形反而是完整的,此時已是下午五點多了,沒下什麼雨,反而有一點陽光,可是溪水像土石流一樣笨重的流動,我感到溪水嗚咽,天地間一副殘破景象的味道,原來這條是北港溪,古蹟待修復,江山待重建,等待一個女蝸來煉石補天,從山下一直開到山上,越過山而下,天冷這個地名迎面而來,這裡像內灣吊橋,大甲溪蜿蜒,河床都是白石頭,附近種植高山梨為大宗,以前暑假到梨山採水果,是五年級生當年熱門的打工方式。

晚上時間來到東勢鎮,好好吃一頓,探一下東勢車站街道的相對位置,明日再來探訪。



一早在豐原車站照張相再到東勢車站,東勢路上一些新的建築,像東勢國小都是很素色的,屋頂的人字樑,也有點慈濟的味道,車站現在正在整修,以後將成舊火車站暨客家文化園區,我繼續尋找下一個景點中科國小,體會山林田野間的校園建築之美。

中科國小在東崎街91號附近田園之中,寄接梨的故鄉-中嵙,門口勒石是星雲所題「樂觀進取」,整個學校只有操場和兩旁排教室,今日志工正在操場鋪草坪,有點雜亂感覺,志工在太陽下忙碌著,中科的建築特色是一排深邃的紅磚拱廊,給我的初感覺,就如湖口老街的長廊,幽遠綿長,真的是很長的長廊,照起相來會很好看的,入口處有亭子-孔子祠供奉孔夫子、文倉君、武聖公,小學裡已經很少這種供奉了,意味著要小學裡要有尊師重道的觀念。

月恆門、金門橋都登錄在臺中縣歷史建築,為今日順遊之地,官方資料寫著「東勢鎮東關路和興巷31號旁」,和興巷不好找,到超商問路,剛好有人住那個村落,又來回尋找方至,原來是往谷關方向台8線5km處,東關路399號附近右轉,如果資料有寫台幾線幾公里處就不會走冤枉路了,找地點最怕的就是XX里XX村幾號。

入口就有一座和興宮,向人問路,古早門古早橋的,幾個轉彎後,直覺告訴你,就是這裡了,門樓的後側就在你眼前,旁邊是民宅,前面是小溪及檳榔園,月恆門門聯為「後倚癸方其悉合,前朝丁向總咸宜」,紅底藍字洗石子,橫聯就是簡單的「月恆」兩字,也是藍字洗石子的,紅瓦屋簷,門柱上的磚是較大尺寸的磚,比較罕見,有紅有黑,紅黑相間的穩健調合,門上還有防禦用的"槍孔",網路上寫著「東勢僅存的明代城門」,另有一日升門(文化局資料為日昇門),位於和興宮北側,毀於九二一大地震,目前已拆除,兩門相應,日昇月恆,時間空間,什麼是永遠?「永遠的是風聲水聲而已」,日月星辰,鳥飛兔走,會來這裡也只是日昇月恆這幾個字而已,門前右側即是金門橋。

金門橋,不知為何叫作金門橋?是否來自防禦的命名?橋於昭和16年(1941年)12月竣工,至今有60多年了,古門小橋,清風流水,迷你小橋自有其美感,小橋不大只有短短一拱,灰色溪水慢慢的流,周遭很安靜,只有流水聲,旁邊的石階石板應是洗衣的地方,石柱上的年代和橋名都是尖型收頭,有點淡淡的青苔色,離紅塵俗事都很遠,離921很遠,離重建工程也很遠。

走出月恆門、金門橋仔細看看東勢的下城里,這裡舊名「和興庄」,原是一處小型的聚落,現在是東勢最小的里,聚落房舍散佈,烏瓦白牆,因離市區有一段距離,自成一個桃花源,散步期間,有一點點龍潭三坑子的味道,房屋建築的屋瓦收頭,都是大獅王的造形,中部民居的屋瓦到處都有這種身影,聚落裡西穎堂是較大的建築,傳是姓陳和姓林的(註一),所以將西河堂及穎川堂合併變成西穎堂,算是孤例。

中坑國小在東坑路5km處,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路上,附近有中坑橋、北坑橋的,這情景有一小部份平溪的味道,這幾年民宿的流行,這兒也開始看到民宿的廣告,學校就在路邊,中坑國小滿有中國意境的,白牆映窗框,竹林照水面,有點禪的味道,有弧形的建築,資料上註明921重建特別保留了原來的xxx樹,我喜歡這種山上的小學校,也喜歡這種有中國園林的味道,學校的班級數不多,改建後的空間規劃,可跳離原有格局任意揮灑,展現一番新面貌。

探尋石岡火車站,火車站在路的下面,沒有標示很不明顯,東勢鐵路支線廢棄後,變成東豐自行車綠色隧道,東勢線最後一班列車,駛於1991年8月31日,好像是以前也是「高梁地裡大麥熟」的拍攝地,東勢線從豐原開始停靠朴口、石岡、梅子、東勢四站,東勢站在我的印象裡,只有好像門口是個人字形的樣式,石岡農會碾米穀倉離火車站幾百公尺,日式的舊穀倉,左右不對稱造形,雨淋板的牆面,又看到4隻大獅王收頭屋瓦,穀倉也代表著以前年代稻米的豐收,石岡水壩再一次見證921的歷史對照,有壩體第16、18溢洪道毀壞斷裂的圖片,現今壩下的公園步道,修復後又毀壞,仍是被黃色警戒線圍著。

有些地方有些時候適合獨行,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團體較熱鬧,出來山區走走真好,石岡水壩獅子亭寫著「青山無語暗中示客不須忙,赤日當空明裡勸君休便走」,忙時忙休便休,來時來去時去,離開石岡地區,找到回去往高速公路的路,一路直接回家。


(註一):http://www.tscs.org.tw/travel-1-5.htm
(註二):台灣的老鄉鎮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