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0905006.jpg

---指點英雄出迷津,可使紅顏無薄命---

040905008.jpg

蓮花出水面,水流亦馨香,剛剛開始喜歡古建築,特別的來看蓮座山觀音寺,祂是桃園九大歷史古蹟之一,看建築圖祂的拜殿特別美,而後大溪崁津大橋通車,常順遊此地,既是蓮座山,想必是地形酷似出水蓮花,當大漢溪的流水輕輕漫過,觀音寺就如芙蓉出水般展現祂的馨香。
040905001.jpg

040905004.jpg
觀音寺有一舊的山門,在離市區不遠的勝利路上,有于右任在民國47年所題的「蓮座山門」,是用洗石子作的燕尾翹脊,在崁津大橋未通車前,大溪鎮民大都是經由此山門而下觀音寺,山腳入口有新的圓形牌坊山門,山腳到山頂的石階約有百餘步為「百步雲梯」,由「百步雲梯」拾階而上,山腳下有算命的,旁邊看板寫著「指點英雄出迷津,可使紅顏無薄命」,從古至今,萬里江山,誰是英雄?誰是美人?這問題有誰能解?石階旁邊另有運貨的小鐵索道,路上盡是賣蓮花及摺紙蓮花的小販,路旁左側有兩隻石獅子古意盎然,若能將靠近石獅子的這一小段鐵欄杆拆除,則古物增輝,讓照相更具美感,石獅子會更活,景觀氛圍更美好,但我朋友說鐵欄杆是給人上下樓梯扶持用的,也是很有道理。

040905007.jpg
040905005.jpg
拾階而上又一山門,觀音寺全景呈現,門前兩株老榕大樹,枝椏橫亙,樹底下的樹根,長很多圓形像樹瘤的氣根,旁邊有亭,遠望已枯的大漢溪水,流水悠悠,昔日是否也曾是千帆雲集?祂的建築格局為一條龍帶軒,有絕美的拜殿,正確的說法是「歇山重檐的拜亭」(註一),是全寺的視覺焦點,這種感覺對我來講,像極了新嫁娘的鳳冠霞披,彰化民居的永靖餘三館,正廳前也一樣有拜亭,是民居建築中少見的特色,拜亭論結構美感,是桃園地區的佼佼者,之前因門口的大違建,把拜殿右側的視野整個遮住,像個大毒瘤,古物蒙塵,美感盡失,讓我降低來此地的欲望,如今違建已拆除,彷彿去了一個毒瘤般的神清氣爽,整座蓮座山又就更漂亮了。

040905002.jpg
040905010.jpg

拜殿裡有漂亮的鰲魚,有金色的匾「蓮臺法雨飛」,正殿山牆的墀頭下,刻有「一品名山,萬年福地」是絕妙好辭,拜殿有匾「誠靈」,心誠則靈,我喜歡這種簡單又有意像的詞句,現在的綠漆窗櫺,是日據時代建的,和桃園大廟同樣的型式花樣,戰爭時期,鐵器充公,鐵窗是戰爭下倖存的活口,左右側廂房橫聯「既入三昧地」「且登五淨堂」,當然進去看看,龍邊廂房即左廂房,是昔日拜亭改建時,用舊的木石材料所建而成,「蓮寺曉鐘」是大溪八景之一,廂房有口銅鐘,這口銅鐘據說也是桃園地區最大的。過年期間大溪人常會去觀音寺拜拜,舊的山門那條路上,都是善男信女,我有次騎車經過都會感覺這虔誠的氣氛,崁津大橋通車後更熱鬧,附近都停滿了車,小鎮裡的廟觀音寺,感覺起來總是熱鬧的。

040905009.jpg

另一個特色是旁邊有聖蹟亭,桃園地區有很多聖蹟亭,此處稱敬聖亭,亭高三層,色彩古意盎然,上亭有聯曰「奎星樓」,「奎垣呈士氣,星斗射文光」,另一聯為「敬承教澤沾時雨,聖化清夷仰銼風」,圍繞的石欄杆柱頭,有印形、桃形、金瓜形及十三面體,四種不同的樣式,豐富有變化,聖蹟亭和正殿山牆邊有個小小花園,聖蹟亭的第三層門口,還有一對小小的石獅玲瓏可愛。
040905003.jpg
大溪有三橋美景,眺望崁津大橋的最佳景點,是在最後面的洗手間上方,可欣賞純白的拱形橋身,國慶日放煙火時這也是最佳取景點,觀音寺可走走欣賞崁津大橋,以及順遊附近的十一指古道及簡家古宅(註二),作為半日遊的參考。

040905011.jpg
(註一):資料來源:
臺閩古蹟資訊網 http://webca.moi.gov.tw/link.html
(註二): 簡家古宅據稱近日已遭拆除,年中5/1隨文化局參訪,主人有簡單介紹,並曾說可能會拆除,故為之記。
「桃園簡家古宅,門前有好大一片稻田,與康莊路相連,有閩南式的燕尾門樓,門樓和梅鶴山莊有點類似,門額題字應為「發紹龍門」,有人說是也有人說不是,有用窗來代替銃眼,左手邊有土角造的兩座銃樓,大門是原來的板門,是用一整塊的實心板做的,從來沒改過也沒油漆過,屋裡面有口深井,圍牆內有個古時的繫馬柱,牆壁全部是土角壁,再用水泥敷上的,冬暖夏涼,但很容易整片掉下來,主人言是漳州過來的,這附近姓簡的有三體系「華泰、日盛、新記」,大溪地區每十年輪值一次的殺豬公,姓簡的就輪三年,古早的年代有和番社出草相戰,他們的外太公喜歡喝酒田頭田尾到處喝,女阿祖去新竹借錢買地,才有了這一大片田園。」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35) 大溪.十一指古道有略為介紹
http://home.kimo.com.tw/tonyhuang38/tony0235.ht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三 的頭像
    張三

    虎茅莊的旅行 Anh Đức Học tiếng Việt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