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騎摩托車奔馳而過,有好幾個大轉彎,幾乎是S形的---

你要享受速度的快感,可以在台三線奔馳,從大溪到三峽,這段路我常騎車行走,倏忽而過,向前奔跑,幾個轉彎,就在群山之間,有時可以看到油桐花在遠處山頭,這段路有很多的廟宇,大部份的人都是開車經過而已,我也是比較少停下來,現在就奔馳在台三線,尋找春光。

在台三線有個地方,是遠望李騰芳古宅最好的地點,我通常是在台三線的路邊遠遠的欣賞,如果我帶要照相的人來,就會在這邊停一下(註一),讓大家照李宅的遠景風水,今天前往大溪的龍山寺,就在鴻禧山莊附近,永福地區,我高中同學住在這附近,轉了好幾趟車才能到校上課,所以他們都可以免早自習,這段路我偶而騎摩托車奔馳而過,享受速度的快感。

當然我這種人,讀書時是騎腳踏車來的,把路上經過的幾座橋名字都抄下來,路上有座二鬮橋,名字滿特殊的,以前不知道什麼意思,現今方知是移民入墾後,用拈鬮抽籤方式來分配墾地,這裡是抽到第二股的所以稱二鬮,那座二鬮橋,現在也不知道在那裡了,好像以前蔣公的奉厝,也是走這條路到大溪靈寢的,以前從三峽騎腳踏車回來中壢,向人問路,店家一付不可思議的表情,想是認為真的會騎這麼遠嗎?當然好漢不提當年勇,不過我還是說了很多,哈哈哈。

這次學友會和內壢社區大學合辦的夏之旅,以桃園古廟為主,參觀地點有到大溪的龍山寺,就在這條路上,還是由姚老師解說,大溪也有龍山寺,大多人不知,這裡附近的地名是烏塗窟,是坑谷的意思,遠遠的一看廟門瘦骨嶙峋的,經過時仔細欣賞,這個比例的感覺就是非常的仙風道骨,廟頂的雙龍護塔的塔尖,正對後面山頭正中央,符合了風水上中軸線的意義。

門口有軒亭作拜殿,類似大溪的蓮座山觀音寺,這些都是祂的建築特色,而用水泥石灰上的牆面上,成熟的泥塑作品,是我喜歡日據年代的,題字是朱文淵,跟新埔廣和宮的很類似,蘇陽水後代的作品,,同學們看多了寺廟建築,這種成熟的作品,一看就覺得很精彩漂亮,另有一座像小龍柱的乞食台(供食台),在澳底的仁和宮也看過,貢桌是一整片原木做的,非常少見,像是整棵的神木,才有這種氣勢。

龍山寺比較重要的是聯對,正殿有聯,聯曰「龍舸渡迷津,只望眾生回首,」,那種書法,一看就和萬華龍山寺的很像,且對聯的上聯也很類似,「龍舸渡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生回首,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可以看出一些淵源,能夠找出這種關鍵連接性,只能說要這種程度才能上台當老師,(註二),有會員的小朋友看到大雄寶殿,說是多啦A夢的大雄,我聽了只感覺到小丸子的三條線,這裡有看到指示牌,也有桐花古道,以後再來也許就會走這條古道的。

往上登高應該可以眺望到鴻禧山莊,大溪古道太多人了,那時每年的母親節前一個禮拜,春雨停了,我們全家都會租車出去玩,這幾個轉彎的山頭,點點白白的花,看了報紙的角落,才知是油桐花,中學的地理課本大陸那一省產桐油,我也忘掉了,這些不屬於我們應有的記憶,就慢慢的把它忘掉,只有當兵用銅油,把銅環擦的光可鑑人,還有點記得,還是那句話,桐油油桐,傻傻搞不清楚,那一次我有事先和大家分手,「先顧腹肚,再顧佛祖」,回到大溪買里長嬤的碗粿,回家享受古早味。

在台三線的奔馳,騎摩托車奔馳而過,有好幾個大轉彎,幾乎是S形的,人和車子一體,左右隨著重心搖擺,享受飆車的速度,這裡也可看出裸露的岩石痕跡,一層傾斜式的排列,巨大且粗獷,可看出是造山運動推擠而成的(註三),看過腳踏車騎士,騎過這裡的畫面,非常壯觀,搭配點點白白的油桐花,這裡附近也只有一個加油站,油價調昇後,油表的指數很快就到紅線,很多次都會在這邊加油,再繼續向前奔馳,路上有天主教的三德公墓,以前我和同學騎車經過時,有走到上面,整理的很乾淨。

這段路的後段快到三峽,是大埔地區,這附近有條抗日古道,多年前,我有和三峽國小的老師到這裡探訪過,旁邊的軍營,好像是飛彈部隊,我石管局的朋友好像就是在此服役,後面有三叉路,到了這裡一邊往白雞山,另一邊就往三峽而去了,三峽地區我來過數不清的次數,三峽祖師廟,是我第一棟認識的古蹟,常常會騎到三峽去逛逛,然後去吃廟前的臭豆腐再回家。

春夏之日的早晨,若是要去台北永和公館地區,走這段路,到台北都不會覺得遠,現在捷運系統板南線已經通到永寧站了,所以奔馳台三線,再換搭捷運,是我的另一個選擇,這段台三線的奔馳,享受速度,我很喜歡在這裡騎摩托車,感受屬於心靈的對話,還有那種屬於男人騎車的感覺,所謂的男人的刀,男人的車。


(註一): 行程參考
台灣松工電材公司對面,台三線大溪往三峽的路上,從大溪牌樓附近算起,約一公里左右。
(註二): 資料來源:網路
內壢社區大學 姚老師解說 上課資料
(註三): 資料來源:網路
三峽 台灣深度旅遊手冊 遠流公司出版, p110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