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虎姑婆抓小孩子的故事,還有番婆會飛,原來是背後轉涼有風---

今日要參訪葛哈巫族的社區,我們先到蜈蚣里的蜈蚣社區,這裡是眉溪四庄,也是葛哈巫平埔族群的聚落之一,社區活動中心前有座鎮福宮,我看到聯,聯曰「鎮裕三農歌百足,福臨大地迓千祥」,百足就代表著蜈蚣,在社區活動中心的二樓,有奉祀番太祖,具有平埔族的特色,所以開始有很多人來此探訪。

蜈蚣崙社區的番太祖,服飾裝扮和手持的武器,皆和漢族不同,我看起來和台南的阿立祖很類似,都是平埔族的祭祀,還有蜈蚣崙部落的位置,因地勢險要孤立,故居民是由防守山番的隘丁落戶而成,歷史我沒有很熟悉,可能類似熟番住在漢人和生番之間,有點以夷制夷,以番制番的意思。

這裡的部落以巫術的道行高強而有名,所以葛哈巫族有稱為番婆鬼,巫術成為一種心理上的防衛,所以外地人都懷著戒懼之心,我們在遊覽車上,聽到類似虎姑婆抓小孩子的故事,還有番婆會飛,原來是背後轉涼有風,那情景覺得好像是真的,也許這只是巫術的傳說,或是原住民古老留傳的故事。

蜈蚣社區有著許多楓香巨木,所以又被稱為楓香社區,目前楓香樹下建有八角涼亭一座,形成了一個小公園,這裡附近是社區花卉集散地,小雨中,我在這裡聽到故事,說埔里這個地方的風水是鼎臍底,就是像煮菜的鼎的底部,像肚臍比較厚的部份,有外地人來這邊做生意,好像是做花農花卉生意的,賺了錢後離開,賠了錢又回來,意思是鼎臍有守不能出才能賺錢,風水之說有時又不得不信。

不過蜈蚣社區這裡的老楓香樹,聚生成林,也是很少見的一種景觀,根據導覽人員說,這附近很少有這種樹種,所以是十分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我們在底下照相看看,享受像是神木下的感覺,像蜈蚣崙這麼多的楓香樹聚集,而且棵棵都是這麼古木參天的,在平地都不多見,可能要在鎮西堡司馬庫斯 等地才會有,據說這裡原有二十幾棵,推測可能都約有四百多年的樹齡。

然後我們又到守城社區,也是葛哈巫族的重要聚落之一,下車後先看到鎮城宮,翹脊非常的高聳誇張,所以廟宇的建築非常特別,兩個連續山牆的側面,在葛哈巫族地區的土地公,已經看到好幾個例子,這裡算是守城新公廳,旁邊就是望高寮,走到上面可以遠眺整個埔里盆地,且看到遠方山上的白雲,往前的三叉路口有個平台,上面拼貼著馬賽克牽田的圖案。

這附近還有個泮月亭,旁邊還有決鬥巷,都不知道是什麼故事,解說員去做禮拜了,所以我們先到牛眠社區,下車處有一大片的白菜園,我們往前走,忽然看到民家裡正在練鬥雞,讓公雞鍛鍊體力,腳掌處有綁著白布,讓鬥雞不容易受傷,牛眠教會還在做禮拜,所以我們先參觀附近的潘家古厝。

古厝已經頹圮破敗,只能依稀看出過往的繁華,潘家古厝的門樓特別的高大,木雕彩繪皆有水準,還有很多的題字「祥雲捧日,玉樹臨風」,「柳葉青蒼沾細雨,松稍薆薱引清風」(註一),彩繪顏色以佛青色為主,充滿古意,整體價值不錯,但也無錢再修復了,最後再參觀牛眠教會。

教堂裡面正在做禮拜,所以我們先參觀外圍,教會作船首形,所以顯得非常高大,所以我也很懷疑,又高又斜的側面,磁磚貼上去,會不會很容易脫落,建築設計類似音樂廳的作法,讓講道可以聽的很清楚,禮拜結束後牧師講解教會的歷史給我們聽,教會設立於1872年,至1999年已歷經四座禮拜堂,平均每座使用卅年左右,這座新教堂具有本土的風味,屬於杆欄式的建築。

看到教會我忽然想到,鄉間小鎮,總有很多美麗的東西,人多不察,媒體亂源,總是偏向熱鬧,導遊間流傳的術語,一般年輕人只喜歡到三六九,就是所謂的劍湖山,六福村,和九族文化村等等,這些都是門票很貴的人工設施,卻很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或許我們也已經到了LKK的年代,古蹟原住民之類的也只是小眾市場而已。

教會門口有一大塊的木頭,刻著詩篇23篇,好像是用葛哈巫族語的羅馬拼音翻譯的,當作是母語的流傳,或是族語的見證,離開教會後,我們搭車到台中新社的番社嶺,這裡是屬於大南社區的大源宮,也是拜洪府王爺的,算起來是葛哈巫族的源頭,後來才遷往埔里的,我們到此參觀,聽他們講解源由,今年的元旦,來到埔里的葛哈巫族原鄉,對於原住民,總算是有再進一步的認識。


(註一): 資料來源: 自己想像的
「柳葉青蒼沾細雨」,柳字是猜測的字,原字已脫落。

arrow
arrow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