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麓古道不追鹿,白楊步道無白羊---

每次到太魯閣峽谷,仰望那片陡峭的山壁,頭抬的半天高,只知道這就是錐麓古道了,總覺得可望而不可及,想像中武俠小說裡的雪山飛狐,或是倚天屠龍的大白猿,攀爬行走才能到達的山巔峽谷,就是這裡有想像空間最好的註解了。

前幾天訓練班的同學來電,問我是否要去錐麓古道,問了時間幾乎不考慮的就答應了,當然錐麓之行也充滿了期待,畢竟是要抽籤,也是很難得到達的地方,錐麓之行搭配白楊步道,所以雖然昨天已經走五小時的路,而且今天又必須早起,所以大部分的人昨晚都比較早點睡了。

今天早上也在車上補眠,吃花蓮漢堡配豆漿,我們到燕子口下車,這裡來過多次都是往前走到靳珩橋,今天終於可以跨越柵欄往吊橋走了,一開始還不知錐麓古道為何稱為錐麓,我只知道錐麓古道不追鹿,白楊步道無白羊,管他的平平仄仄仄平平,我自己念起來順就可以了。

古道入口有太管處的派的原住民看守,這裡每天
抽籤
只開放48人入山,假日則開放72人,有點麻煩的是每隊僅能申請12人,所以登山團體頗有微詞,建議每隊20人,因為搭遊覽車成本的關係,必須抽中2隊才適合前來,下面就是吊橋,橋身的顏色感覺有點偏綠色,它的前身是日據時代的山月吊橋,山月之名頗有意境,加上淙淙的水流聲,月色下充滿了想像的空間。

立霧溪在吊橋下流過,大部分的人看到吊橋就開始照相了,這個團體帶相機的人很多,所以不是健腳路線,我也不喜歡登山趕路,忘了真正路上的風景,過吊橋的告示牌就有地圖,忽然發現旁邊有約廿根愛心登山杖,很高興的選了一隻使用,真的是很貼心很人性化,就地取材取之於大地,用之於大地,然後我們就一路上山了。

上坡一路無語,偶而還可看到楓紅,上週在東滿步道也沒有採到楓葉,看到紅豔都是驚喜,走到1K處休息,這裡的大石頭像是太師椅,往上來到巴達岡駐在所了,巴達岡在太魯閣族語為桂竹的意思,可能當初部落附近有大片桂竹林,上面是一塊籃球場般大的平地,我們看到的只有石頭底座的遺跡還有水泥柱,領隊說日本人很喜歡駐在所前,立兩根水泥柱以壯聲勢。

巴達岡的遺址,全名是「花蓮港廳研海支廳バタカン警察官吏駐在所」(註一),網路上搜尋到的舊照片,感覺到原本有很大的面積,這裡還有炊事的灶還有客房,資料上也說明,日據時期在此設有警官駐在所,旅館,衛生所,與日本稱蕃童教育所的小學,如今都已經荒廢,這一片平地滿好利用的,聽說光復後仍有原住民在此居住。

往上是階梯,往回看整個駐在所,感覺出他的格局,曾經是古道上繁華的所在,繼續往上前行,走到這裡來只聽到小姐在講,「妳可以看的到我嗎?」,「妳可以躲到土堆後面」,小姐們妳也幫幫忙,講話也小聲一點,這樣子大家都往妳那邊看,人有三急,誰都知道妳要去幹什麼了,真是的,這年頭形象兩個字都不知道怎麼寫了。

再往前行,又有紅色的吊橋,是巴達岡二號橋,領隊說以前吊橋的橫板掉落,還要走兩邊的直板拉鐵線而過,錐麓古道不追鹿,一開始聽聞錐麓古道之名,也是以為是追鹿古道,今日方知是三角錐山的山麓古道為錐麓古道,我們親眼所見到的三角錐山,灰黑灰黑的岩石層,像是日月太極所產生的,感覺非常的原始而且粗獷,錐麓古道,我們今天已經來到了你身邊了。


(註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全書網站


花蓮港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蓮港廳 蕃童教育所
    全站熱搜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