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5590.JPG
---是為鳳樓曉日,但是現在附近最高的,也許是右側新蓋的元寶大樓了---
DSCN5260.JPG
我們吃完吊爐餅烤鴨後,下午來到瀋陽故宮,直接從餐廳走過去,這裡就是滿清一條街了,其建築大都依清朝建築風格而建,古味十足,有看到邊家水餃傳人開的店,就在路旁,往前走,正前方一棟大樓,屋頂有六個大元寶,正在滿清一條街的遠方,我以為是瀋陽故宮的中軸線上,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走到故宮正門口的買票處,才知道原來是門口橫向的一條路,不是中軸線。
DSCN5262.JPG
瀋陽故宮是現存次於北京故宮最完整的皇宮建築,當然規模沒有北京故宮大,去年剛去北京故宮參觀,現在在此比較一下,這裡是滿清入關後為帝王東巡的行宮,我們在電視劇上,比較常看到承德,較少看到瀋陽,清朝遷都北京後,改為陪都宮殿,現在是瀋陽故宮博物院,故宮故宮故國的宮殿,不一樣的北國風光。
DSCN5594.JPG
走進故宮,門口大清門,建於清太宗天聰年間(1627~1635),我照了照都是龍的垂花斗拱柱頭,屋頂也是龍,到處是龍,進入後先去看全景圖模型,我最喜歡看這種模型圖了,最好是有點卡通趣味的鳥瞰圖,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初成於1636年,到現在快400年了,去年去北京故宮,今年來瀋陽故宮,回味和複習一下宮殿建築。
DSCN5528.JPG
42E921D2.jpg
瀋陽故宮有區分東路,中路,西路三大部份,維基百科及現場說明資料有寫著說,東路仿照八旗行軍帳殿的布局,努爾哈赤時期始建,中路的特點宮高殿低,皇太極時期為主,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築,就在乾隆年間了,其實這樣子大致分類,就搞清楚了,瀋陽故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DSCN5281.JPG
導遊說到瀋陽故宮和北京不同處,我就仔細聽,瀋陽故宮的宮殿名稱是「漢文在右、滿文在左」,和北京故宮相反,還有不同處是宮高殿低的情形,與北京故宮還有我們的認知相反,另外一個我耳機電池給同伴了,就沒有聽到,後來查資料說,瀋陽故宮的屋頂是「綠剪邊黃琉璃瓦」,和北京的屋頂只有純黃色琉璃瓦,大大的不同,這也是瀋陽故宮的特色。
DSCN5295.JPG
往前走,崇政殿就是金鑾殿,通稱正殿,我看到和北京故宮同樣的有正大光明匾,同質性很高,一樣的金蟠龍柱,一樣的龍扇屏風,一樣的和璽彩繪,不過這裡宮殿面闊只有五間,而且只是單簷而已,而且只是硬山頂而已,所以不會想到北京故宮三大殿的比擬,殿內為徹上明造,前年去山西,稍微的了解一下,徹上明造是指屋頂內部不做天花板的做法,更不用藻井,直接的看清屋頂的樑架結構,就是這樣子了。
DSCN5309.JPG
往後走樓梯到鳳凰樓,樓高三層,又位於高台之上,是清代瀋陽城內最高的建築,是為鳳樓曉日,但是現在附近最高的,也許就是右側新蓋的元寶大樓了,哈哈哈,鳳凰樓曾是皇帝計劃軍政要事和舉行宴會之地,清朝入關後改為存放玉璽的場所,原名翔鳳樓,歇山頂,為清寧宮內院的門樓,屋頂等級又比金鑾殿高,所以又混淆了我們古建築的想法,金鑾殿應該是最高等級重簷歇山頂的。
DSCN5320.JPG
我們現在走的是故宮中路,特點是宮高殿低,瀋陽故宮最高的房子竟然是後宮,跟我們的思維不太一樣,我想到的當然是後宮亂政,這也無法用漢人的思維來評論,而後宮蓋高的原因,是源於滿族人的生活習慣喜居於高台之上,所以居住在此,可俯瞰理政的整個正殿區域,其實當時我們也只是走馬看花而已。
DSCN5338.JPG
然後就進入清寧宮了,網路資料上說「清寧宮為硬山式建築,綠剪邊黃琉璃瓦,坐落於高3.8米的高台之上,前有鳳凰樓,四周為高牆和巡邏更道,構成獨立的城堡式建築群」,清寧宮這城堡式的建築,是滿族傳統住宅的典範,有個建築重點,就是「面闊五間,正門辟在東二間」,也就是說正門非在正中間,而在側邊,據導遊說是能讓室內空間更大,也就是所謂的口袋房。
DSCN5347.JPG
清寧宮內部有所謂的萬字炕,萬字炕也是滿族的特色,清寧宮裡在西、南、北三面,沿牆都設萬字炕,作為取暖生活之用,入內為大灶,這也跟我們漢族大大的不同,「滿族使用和發明的火炕,是通過做飯的鍋灶來供熱的,做飯也罷,燒水也好,熱氣都通過火炕,所以炕總是熱的。」,清寧宮,有滿族傳統建築的呈現,也有皇太極和孝端皇后的歷史故事,然後我們就繞到東西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